從疫情反思「信任」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嚴振邦 難度:★☆☆☆☆

 

  這幾天,我看到不少悲劇發生。

  之前全民搶購清潔用品,有不少網民在臉書等地方表示找到貨源,如果想要的網友,請留下想購買的數量,貨到後再和大家聯絡收錢。「兩盒Thanks!」成為了一時金句。怎料後來清潔用品來貨供應充裕,貨來了以後,不少網民走數 ,表示在街上買到的貨更便宜,之前訂下的就不要了,使得幫手訂貨的人損失不少。

  我說看到的悲劇,不單單指主動幫手訂貨的人要自己虧錢,更重要的是,難得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一下子就打破了。

信任的價值

  在現代社會生活,一生人要簽下不知多少份合約。上班要簽合約、出新的電話計劃又簽合約,就算結婚其實都是簽合約。如果去到做生意的層面,簽約合更加是每日都做的事。但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在以前簽合約還不盛行的年代,人類是怎樣生活的呢?沒有合約保障,難道他們又不擔心受騙?

  讓我們回去看看古人的生活吧。我們可以見到, 古代人根本沒有簽合約的需要。你想一下,大部份古人,一輩子都活在一條最多只有幾百人的村莊之中,基本上所有人都認識所有人。因為互相認識,而且他們大多不會離開村莊,所以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講個信字」。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信任其他人,不會怕他欺騙你,因為只要有人欺騙你,你大可以「唱衰佢」,將他的所作所為告訴其他人,那麼他在村內的生活就會麻煩了很多。這個大家都互相認識的情況,我們可以說佢們形成了一個社群,在社群中,基本上人人皆可以互相信任。

  這個信任十分重要。「信任」的意思是,你因為其他人告訴你一件事,或承諾你他會做一樣東西,你就把他所說的事當真,不會懷疑他騙你、拿你好處。所以理論地說,一個人與人之間有信任的社群,能為我們日常生活減低大量「資訊成本」。你試想一下,如果你每次去一間店鋪買東西,都會怕他賣假貨給你,要「驗屍咁驗」才夠膽購買,你每天要多花多少時間?所以人與人間有基本信任,其實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

  更有價值的是,人本身是群體動物,可以和身邊的人建立互信關係,覺得自己是社群一份子,人的生活會快樂得多、有意義得多。你又想一想,如果你每次外出遇到其他人,都會怕他是騙子,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屬於這個社會,更不能夠和其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而這,也是信任的另一價值。

  文章開首說,破壞了信任是一樁悲劇,原因就在於破壞信任的同時,也破壞了信任帶來的價值。剛建立的網上群組,可能就因為這些小事,沒有了「社群」了。

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到對制度的信任

  人與人之間有互信的社群其實對人來說十分重要。但可惜在現代世界,這樣的情況不常出現。現代人往往住在大城市,而城市動輒有上十萬、百萬人口,居民自然不可能全都互相認識。對着每天遇到的陌生人,自然難以像村莊一樣直接信任他人:你又怎知道他不會欺騙你啊?

  另一方面,現代文化又比較鼓勵個體只為自己利益思考。現代人會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而社會只是一群個體的集合,每人在社會中爭取自己利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原子式的社會,每個人只是一顆原子,只是碰巧和其他人一起生活,並不覺得自己和大家組成了一個社群。

  既然互信不足,那麼人與人之間還可以怎樣相處?我們最後就發明了「合約」。就算你並不相信身旁的人,你還是可以和他簽合約,有甚麼事可以上法庭、興訴訟來保障自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不足,我們就唯有相信法庭等社會中保障自己的制度﹙institutional trust﹚,確定對方會履行合約。

  所以對制度的信任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可以說是互補不足的。

從信任﹙trust﹚,到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

  上述的討論中,我們其實沒有區分開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否信任﹙trust﹚和是否值得信任﹙trustworthy﹚。哲學家認為,一個得到大家信任的人或制度,不代表他真的是值得信任。

  你試想想,有一個演技很好的新同事,因為他看來十分友善可靠,於是馬上得到大家信任。但其實大家不知道他在上一間公司時,工作不佳,又出賣同事,所以其實不值得大家對他這麼信任的。這例子要說明的是,對一個人有沒有信任是一回事,但他值不值得大家信任卻是另一回事。

  哲學家說,「信任」是一個規範概念﹙normative concept﹚,指的就是信任也有對錯可言。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雖然信任這新同事,但我們這個信任卻是錯誤的——我們信錯人了。當然倒過來也一樣。有些時候,有些人值得我們信任,但我們卻沒有相信他,在這些時候,我們也是錯了。

因為值得信任才信任

  這樣說來,我們回過頭來反省文章開頭所說「信任」的價值,就會發現,其實純粹的信任,不一定有價值。大家可以設想,如果大家十分信任某一個總統選舉候選人,但原來這個人是不值得選民信任的話,那麼信任的增加不但不會帶來甚麼價值,反而會讓選民曝露於危險之中:因為你信任這候選人,所以你會對他委以重任,而到頭來如果他是不值得大家信任的話,這反而使他有傷害大家的機會。

  同樣例子換成制度也一樣。一個大家十分信任的制度,如果到頭來發現大家是錯信了,我們對這制度的信任就會反過變成對大家的傷害。

  所以,不論是人際間的信任,還是對制度的信任,只有當我們信任的對象值得我們信任,這信任才有價值。

怎樣才是更好的社會?

  由這下來,我們發現,如果我們想社會變得更好,不是要盲目增加社會中的信任——無根的信任根本沒有價值。我們要做的是兩方面的工作:

﹙一﹚令到社會中的人和制度更加值得信任;

﹙二﹚增強人民的分辦能力,使大家更能分得出哪些人和制度值得信任,哪些並不,從而決定要有多相信他們。

只有社會中的人和制度更值得信任,而人民又能看得出來,增加對他們的信心,有根據的信任才會增加,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好。

香港政府總愛說人民應更相信政府,但卻只有16%的人認為政府防疫資訊可靠

  香港政府常有意無意間表示希望香港市民可以更加相信他們。林鄭月娥2017年上台時已表示,「現時最大的困難是不信任及信心問題」。但直至今次疫症爆發,上月中大醫學院調查還是發現,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人認為政府網站提供的防疫資訊可靠。市民寧可相信傳媒和社交媒體,也不願相信政府。

  問題出於哪裏?如果政府的說法正確,市民是真的更應該相信政府的話,那就代表了香港市民判別甚麼可信、甚麼不可信的能力太低了,錯誤地不相信政府。但這是真的嗎?還是其實是政府真的不值得信任,所以市民的判斷正確,才這麼不相信政府?政府每次表示市民應該多信任政府前,又有沒有先檢討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值得香港人信任?

  哲學中,其中一個助我們判斷某人或某制度是否值得信任的方法,就是看往績。就如我們要判別一枝溫度計是否可靠,我們的做法就是看往績:看看它是否能一直標示出正確的溫度。如果我們看這標準來看政府過往的說話和政策,我們就明白為甚麼這麼多市民對政府這麼不信任。

  我不是主張有過壞的往績就以後不能再信。但問題是,政府起碼要連續不斷做出值得市民信任的表現,這才有重新評估的價值。空口叫市民相信,可說是最不要臉的事。這問題政府甚麼時候才懂?

原文刊於2020年3月13日明報,刊出時題為《從「兩盒Thx!」反思「信任」》﹚

嚴振邦

為人嚴肅,平常都正經八百,不苟言笑,對運動旅遊美食色情資訊等日常輕鬆話題和說廢話挖苦別人說髒話耍廢搞惡作劇等取樂子的活動可說是全無認識也無興趣更無能力,甚至常不屑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終日只懂大言炎炎侃侃而談的人,以至有「嚴肅」的別名。可惜小弟一登場往往氣勢太嚇人,年紀雖輕卻常遭誤認為叔父輩的人物,故又被誤以為叫「鹽叔」——一個叫「鹽」的大叔。有些不認為我江湖地位值得稱「叔」的人,也就只能叫我「呀鹽」了。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