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行禪師:《經王 法華經》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Roger  難度:★☆☆☆☆

 

  一直以來,我對佛學可謂連皮毛都沾不上,卻又有濃厚興趣,時常都很想弄懂那一大堆經常──尤其是在漫畫和武俠小說──碰到但又不明所以的甚麼「空」、「五蘊」、「六識」、「因緣」、「般若」等概念,因此也看過一些有關的書籍。當中看得最津津有味而又似乎看得懂的包括霍韜晦先生的《絕對與圓融》、《心經奧秘》與《六祖壇經》以及南懷瑾的《圓覺經略說》。之前去了逛書展,自己只買了兩本書,其中一本便是越南一行禪師所著的《經王 法華經》。本書原本是以英文寫成的,不知為何中譯改了這個頗霸道的名字(原來的《Opening the Heart of the Cosmos: Insights on the Lotus Sutra》聽起來溫厚得多了》。此書似是專以我這類無知人士為對象,寫得簡單易懂而又不流於淺薄。我一開始看便停不下來,花了一晚便把它看完,覺得精彩得不得了,忍不住要寫一寫推介一下。

  在云云佛家經典中,何以法華經得以被認為是「經中之王」?一行禪師指出,相比其他大乘經典,法華經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廣大包容性:它接納佛教所有不同宗派,整合、調和了大乘與小乘的教義。

文章作者繪畫的作品

  佛教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始於佛祖悟道說法的原始佛教時期。佛陀死後佛教發展分裂成不同的宗派僧團,進入了部派佛教時期。後來大乘的部派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開始有自己的經典,遂發展至大乘佛教時期。

  佛教以佛陀觀察到人間四種基本的痛苦「生、老、病、死」,於菩提樹下苦思它們的根源與解脫方法,最後悟出了人生的痛苦源於「無明」開始。所謂無明,是指人未能認清世間事物的本性實相,即萬事萬物──包括人──皆是各種條件組合(因緣和合)的結果,並且處於永恆變化之中而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無自性)。由於錯誤地以為「我」與事物皆是恆定不變,便很自然會希望世間的事物能夠為我所擁有,因而產生了「執著」,並引起各種煩惱和痛苦。佛陀說法,便是要教人認清萬事萬物──包括「我」──皆是緣起無自性的實相,藉以去除無明,繼而去除執著,得以從痛苦解脫。

  佛陀死後,佛教分裂為不同的部派與僧團。其中有一些部派專注於一己的精進修行,以消除自己煩惱、達到自我解脫的涅槃寂靜境界為最高人生理想,即成為「阿羅漢」。這種只關心個人救贖的出世態度,為另一派大乘修行者所詬病。大乘的理想人格是「菩薩」,即把修行的成果與其他眾生分享,以宏揚佛法、普渡眾生為己任。「乘」就是負載的工具,菩薩不單只要自己脫離苦海,還要載負其他眾生,因此是「大乘」。大乘部派發展初期貶稱只修阿羅漢道的教派為「小乘」,用意正是指斥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個人解脫。如果說小乘強調人人皆可以去除無明、擺脫痛苦、進入涅槃,則大乘更進一步,點出人人皆可以成佛:不但能夠自覺,還可以「覺他」,把佛法傳給他人使人開悟。相對於小乘的消極出世,大乘更是一種以渡人為先的積極入世態度。

  就其思想深度而言,大乘的確更能承傳佛陀教誨。然而早期的大乘經籍(如《維摩詰經》)與修行者皆對小乘教義持比較批判性的態度,以致部派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易彌合。法華經雖是大乘經典,其特殊之處,正在於它對各派義理的廣大包容。透過展現大、小乘的合理之處,法華經成功消弭二者的分歧,把小乘吸納安放於大乘的架構之中。這主要是通過「善巧方便」這個概念為中介而達致。

  所謂「善巧方便」,意思是靈活巧妙地因應不同人的背景才性,採用不同的方法去令他們開悟,簡單來說就是因才施教。人的性格才質不同,對佛法理解接受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人會去聽佛法,打打坐唸唸佛,只求能夠消除自己的苦難就好,此謂之「聲聞道」。有些人能夠破除無明,達到自我解脫,但沒有想過要開導他人,所修的便是「辟支佛道」。大乘教派認為學佛應以修「菩薩道」為目標,即是不單要自己得到解脫,而且要把修行的成果與其他人分享,令他們都可以得到解脫和喜悅。跟其他大乘經典不同,法華經對聲聞道與辟支佛道皆持尊重、肯定的態度。它們雖然不是究竟終極的教法,但也並非完全錯誤或一無是處。由於每個人的性格、背景、經歷不同,未必每個人一開始便能接受菩薩道。他們可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因而漸漸亦覺得沒有需要成佛去普渡眾生。在這種情況下,導師便應該針對個別情況,先傳聲聞道或辟支佛道,待他們開悟之後,才慢慢點明人人皆可以成佛的道理。聲聞道、辟支佛道只是中途站,菩薩道才是最後的共同歸宿。換句話說,小乘對某些人是學佛的必經階段,是方便說法,但大乘的理想才是佛法的最後真諦。在這個意義下,法華經在不排斥小乘教義的情況下把它安放在一個適當位置,從而調和與整合了大小乘的教義。佛法只有一種,但教法卻可以並且應該因人因事制宜、靈活變通。

【讀書】一行禪師:《經王 法華經》


書名:《經王 法華經》(Opening the Heart of the Cosmos: Insights on the Lotus Sutra)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橡實文化

Roger

百足哲學教師,曾full time兼職任教各大專院校內外課程,現除踢波畫畫玩音樂之餘,part time長駐某專上學院荼毒青少年。做人嘅ununiversalizable maxim係:「盡興地工作,嚴肅地玩樂」。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