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閣:機械情緣?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Samson    難度:★☆☆☆☆

 

  或許受流行小說與電影的影響,現存關於機械人的討論,大多集中於其對人類的潛在威脅,諸如壟斷職場,甚或滅絕人類等等。不過事情的發展近年有了新的走向: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專家鄭佳佳迎娶了自己一手製造的機器人瑩瑩。2018年,日本男子近藤顯彥與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結婚。看來機械人的角色,不再限於工具,竟然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以至愛侶。到底機械人有沒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情人?還是機械情緣只是一場自我欺騙的遊戲?

 

  從日常生活反省,其實機械人與人工智能技術早已是你我生活的一部分。從醫療診斷與家居清潔機械人,到近年流行的電子寵物與性愛機械娃娃,智能機械人實已由不可或缺的好幫手,進展為人類的「機械同伴」(robot companion)。問題在於,同伴關係(不論是朋友或情人)的重點是情感連結。同樣是機械,為什麼我們不會視日常家庭電器為朋友,卻會對電子寵物與性愛機械娃娃動情?哲學家考克爾伯格(Mark Coeckelbergh)認為,要成為機械同伴,必須是人類能同情共感的對象,而與人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例如外型,又或同樣會受傷損毀(因此我們不會同情石頭而仍會關心機械),才容易令人產生共感(Coeckelbergh, 2010, pp.6-8)。同伴情感的出現,更可能進一步發展至戀愛關係,事實上人類對其他死物和機械的愛慕,亦是屢見不鮮,文章開首已舉出與機器人結婚的實例,但這些仍然只屬於單向的愛慕,本文想探討的卻是人與機械人到底能否「彼此相愛」。

 

  當問及人類能否與機械人談戀愛時(以後稱之為機械伴侶),普遍都會表示機械伴侶沒能力去愛人。按哲學家丹納赫(John Danaher)的分析,當中的理據有兩大方向(Danaher, 2020. pp. 413)︰首先,反對者會質疑機械伴侶並無愛的「感覺」,他們只是行為上表現得很愛你,卻沒有相應的愛意、情緒或感受。無論機械伴侶表現得再溫馨甜蜜,都不過是一組行動程序而已,決不是真愛。其次,反對者堅稱由於機械伴侶沒有自由意志,其所謂的愛情只是程序預先決定的結果。機械伴侶無論如何都會一直愛你,決不變心,這種並非出於自由選擇的行為,終究稱不上是真正的愛情。面對這兩方面的反駁,丹納赫認為不難回應。首先,即使現在的機械伴侶並無真情實感甚至自由意志,但只要將來技術上有可能做到,便代表概念上與機械伴侶相愛是可能的。不過有趣的是丹納赫有更極端的立場,他宣稱只要機械伴侶行為上表現得很愛你,便足以說明其為愛情,有沒有愛意、情緒或感受並不必要(Danaher, 2020. pp. 413)。丹納赫認為判斷戀愛關係時,只能建基於可觀察與驗證的東西,也就是外在的行為。即使你認為對方內心的「愛意」確實存在,最終的憑藉,都只能夠是從其一言一行而歸納的推斷。就算在人類情侶之間,我們亦只能如此,別無他法。既然在判斷對象為人類時,終究還是要以行動為證據,那麼沒理由在機械伴侶的情況下,突然改變驗證要求,而且此舉最終亦只會是緣木求魚。

 

  丹納赫這種行為主義式的愛情觀,似乎難以被大眾接受。倘若愛情只是特定的言行模式,而不需理會內心意向的話,任何人其實都能夠憑演技權充。可是一位演技精湛,表現得十分愛你的人,如果內心並無愛意的話,我們仍然不會認為他是愛你的。那麼如果我們採取這種大眾的,講求真情實感的愛情觀,從而研發有自我意識和感受的機械伴侶,它又要滿足什麼條件,或者在怎麼樣的狀態下,才可以說是與人類相愛?於此哲學家尼霍爾娒(Sven Nyholm)與法蘭克(Lily Eva Frank)提出了三個基本判斷標準,分別是雙方是否「相配」(good match)、能否重視對方的「獨特個體性」(distinctive particularity)、與重視「承諾」(commitment)(Nyholm & Frank, 2018, pp.227-235)︰

 

  所謂的「相配」,簡言之就是指二人相處的契合程度。我們普遍認為愛情關係的重點之一,就是二人能好好相處。必須留意此處所說的相配不限於性格或價值觀的相近,即使兩人的想法有所差異,倘若彼此能互相遷就、磨合和成長的話,他們仍然是相配的。從這個原則判斷,機械伴侶的表現大概會遠比人類愛侶優勝。機械伴侶可以按各人的需要,度身訂造最合適的外表、談吐與價值觀,從此天作之合並非遙不可及。當然,相配與否是種雙向和動態的發展,因此機械伴侶需有接近人類程度的學習能力,才足以與伴侶共同成長,可惜目前的技術尚未能做到。其次,關於重視對方的「獨特個體性」,不少人相信愛情就是戀上對方個體本身,而不是其擁有的特徵,否則如果有比本身的伴侶條件更優秀的人出現,我們就應移情別戀。就此而言,機械伴侶到底能否重視伴侶的獨特個體性?關鍵似乎在於他們必須有價值意識,與及能按理由而行動。而這些高等的心智能力,正是科學家努力希望達致的方向。最後,「承諾」亦是戀愛的重要元素。如果拆解這個概念,將發現它其實預設自由意志的存在。所謂的戀愛承諾,就是儘管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仍然依自己的意志決定留低。不過自由意志的有無,即使在人類身上也是難以證明的千古迷題,到底機械伴侶能否擁有?對此我無法回答。

 

  以上對愛情的定義,讀者不必完全同意。關鍵在於,一旦機械伴侶達到上述所言的學習能力、價值意識、與自由意志的程度,其實根本便和人類沒有太大分別(除了肉體與機械之別),我們亦再無很好的理由否認彼此相愛的可能,可惜這種機械伴侶按目前的技術而言仍很遙遠。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到底我們應否致力發展這種科技?對此意見仍相當分歧。反對者擔心,這種科技的出現會令物化女性的情況更趨嚴重。事實上現存的機械伴侶,大多以男性標準的美女型態(長髮,身材苗條)出現,或多或少會強化對女性的偏見。再者,也有人擔心機械伴侶會使人們不再懂得與真實的人類相處,甚或使社會的人際關係更為疏離。另一方面,支持機械伴侶的人仕指出,社會上有不少人因應各種原因,好像性格比較內向,外貌不太討好等等,而未能找到愛侶。機械伴侶於此明顯能為他們帶來希望,讓他們有愛與被愛的機會,對很多人而言,這可能是其人生的救贖。總括而言,在機械伴侶尚未成功的現在,以上的考慮難有明確的答案,但無疑值得深思。

 

  觀察人類文明的走向,不難發現人類正愈來愈機械化,而機械則愈來愈人性化,人與機械的分野將日益模糊。其實與其拘泥於物種的差異,倒不如著眼於如何建立更美好共融的未來更有意義。就此我認同尼霍爾娒與法蘭克所言,如果愛是具內在價值的東西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很好的理由去開發機械伴侶,令世人享受愛情。即使愛情只有工具價值,經歷戀愛亦是美事。因為它讓人身心更健康豐盛,大概也會令社會更和諧(Nyholm & Frank, 2018, pp.238),只要審慎行事,並無否定的必要。

 

(歡迎讀者電郵給予意見: [email protected]

 

原文刊於 2022 年 2 月 20 日《明報》)

 

參考資料:

  1. Coeckelbergh, M. (2010). “Artificial Companions: Empathy and Vulnerability Mirroring in Human-Robot Relations”. Studies in Ethics, Law and Technology 4:3, pp. 1-17.
  2. Danaher, J. (2020). “Sexuality”. In Markus Dubber, Frank Pasquale, & Sunit Das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s of AI (pp. 403-41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Nyholm, S., & Frank, L.E. (2018). “From Sex Robots to Love Robots- Is Mutual Love with a Robot Possible?”. In John Danaher & Neil McArthur (Ed.), Robot sex- soci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pp. 219-243). The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