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好青年荼毒室」分享會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日期:二零一七年一月十七日

地點:英國牛津大學潘迪生中國中心

  豬文回到英國之後,應牛津中國學社邀請,在牛津潘迪生中國中心,舉辦一場小小的分享會,介紹我們「好青年荼毒室」。

  席間,豬文講解了荼毒室的運作、背景、理念、工作、願景和帶來的回響。緊接的討論環節亦十分有意思,值得與大家談談。

  首先,由於參加這場分享會的朋友都是牛津的研究生,每位都算是學術界中人,所以他們十分關心究竟做這種知識普及的工作,與從事學術工作之間的關係。豬文認為,其實這種普及工作是十分有滿足感的事情,因為從事學術的人,無論有多熱愛自己的研究,都會有質疑自己工作意義的時候。當你關在圖書館,努力閱讀或者撰寫艱澀的學術論文時,你總會有一刻質疑:究竟這種鎖在象牙塔內的知識有甚麼意義?為甚麼我要如此努力寫一篇沒有人看的論文?豬文表示,在搞荼毒室的過程中,就可以讓他明白到,原來他所學到的知識是有人關注,更是要緊(matter)。

他們接著便問到,究竟寫學術論文與寫這種普及文章有甚麼差別。豬文指出寫這種普及文章所要求的認真和嚴謹程度,絕不遜於寫學術論文。因為當你在某個學術會議,講錯一句話,其實沒有甚麼影響,頂多被其他學者指正,或者影響自己的學術前途,但這種知識普及的文章的影響力卻大得多。一來它的讀者更多,二來它的讀者很可能對該學科沒有甚麼專業知識,只能如如相信文章的內容。所以如果你亂寫的話,可說是在「妖言惑眾」,所以豬文認為做這種普及工作的人都應該要戒慎恐懼,可能要比寫學術論文更嚴謹。

  最後,有位朋友亦問到哲學普及對香港的大環境來說,有沒有甚麼特別意義。豬文坦言這個問題很複雜,難以三言兩語說明,但總體而言,他認為哲學普及在香港是有特別意義的。一方面,豬文認為哲學的精神,最簡單來說,不外乎是一種反省、批判思考。這種思考很自然會培養出一種不會盲目服從權威的性格。在挑戰權威的過程中,哲學最在乎的是慎思明辨的態度,我們必須以理服人,清楚論述自己的論點與理據。不盲從權威和以理服人這兩種性格,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公民都應該有的特質。而在香港愈趨壓迫的政治環境,哲學普及可能便特別有意義。

  另一方面,亞洲社會普遍將教育看成單方面的灌輸:有個東西叫知識,然後老師單方面把它放進學生的腦裡。但這種教育真的理想嗎?豬文卻不認同,因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把人培養得完完整整,而完整的人不貴乎他的腦放了多少「知識」,卻在於他的獨立思考和對知識的追求。哲學教育講求的思辨過程,則恰恰是這種教育模式所缺乏的。所以香港以及亞洲的教育環境,反映了哲學普及之難,但也正因如此,哲學普及便有更特殊意義。

特約記者豬文自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