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閣:食物也要思考?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Samson  難度:★☆☆☆☆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但食物無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之一。可惜,大部人對食物的關注大抵只停留於「今天吃什麼?」的層次,並沒有認真思考食物背後的各種文化、經濟以至哲學議題。下文將引用幾位學者的觀點,為大家介紹食物哲學﹙philosophy of food﹚的基本面貌。

         食物哲學涵蓋面十分廣泛,讓我們先從比較抽象的形上學開始。到底何謂食物?有沒有所謂食物的本質?比方說,三者皆為可進食的東西,何以普遍認為豬扒才算是食物,但礦泉水和維他命補充劑不是?分別在於固體與流質?天然與人工合成?營養價值的高低?其實正如哲學家卡普蘭﹙David M. Kaplan﹚所言,關於食物的本質,哲學家仍眾說紛紜,以下枚舉三個比較常見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最常見的想法認為,食物就是提供生物營養的東西。舉凡含脂肪、糖份、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足以令生物維持能量與生長的東西,便算食物。按此食物的本質取決於其客觀性質,不由個人意願決定。另一方面,也有論者認為食物其實是文化產物,而不僅只是有營養的東西。食物是文化價值的展現,由社會、文化習俗來決定何謂食物,例如伊斯蘭教認為豬是飲食禁忌,近代西方社會普遍視貓狗為寵物,決不可吃等等。由此延伸,食物更與禮儀習俗與國族認同相關。就前者而言,食物有所謂時節和場合之分,好像中國人新年聚會要吃年糕、西方聖誕節會吃火雞等; 國族認同方面,我們之所以會說什麼中華料理博大精深,英國菜式單調難吃之類的評價,正正是從食物定義與判斷國家文化優劣的好例子。由此甚至有論者主張食物與文化其實是互相定義的。最後,我們亦可以將食物視為任何令人有饑餓感和食慾的東西。只要你對某物產生食慾,它就算是食物。食慾可由生理﹙饑餓﹚,甚至心理反應﹙記憶和情感﹚引發。極端一點而言,如果膠手套真的喚起閣下食慾的話,那它對你來說就是食物了。當然,到底食慾的對象有沒有「恰當」的規範,還是無所謂好壞,涉及繁瑣的心理學與哲學討論,於此無法詳述。不過假若接受這種觀點,食物的定義將變成完全主觀的決定﹙Kaplan, 2012, p.3-4﹚。

         不得不說,食物亦與美學有密切關聯。日常生活中有所謂「美食家」,意指那些懂得分辨食物味道高低的專家。可是食物品味這回事到底有沒有客觀標準?即使有,我們又如何得知,甚至應用於飲食評價之上?要知道在不同形式的美學判斷中,味覺可能是最難有普遍標準。音樂尚且還有節奏與聲調可作客觀測量,繪圖也有黃金分割之類的標準參考,但味覺卻似乎是純粹主觀的感受。我們難以量化甜酸苦辣,也無法以共通的標準描述和比較彼此的味覺感受,因此很多人相信食物品味最終根本無關道理,只屬感受。可是,如果味覺是完全主觀的判斷,日常生活中所有對食物品味的討論將變得亳無價值﹙Kaplan,2012, p.7-8﹚。試想想,按方才的想法,當我說泡菜很難吃時,這個「完全主觀」的判斷於我而言必然是對的,那麼其他人反對我的意見又有何意義?這種極端個人相對主義的立場,並非所有人願意接受,如此,則食物品味的標準,仍需繼續探究。

         由食物品味的討論,可以連繫至食物的道德面向。哲學家布朗﹙Matthew Brown﹚曾問及,挑食是否不道德的行為?讀者或會質疑,挑食不過是個人選擇罷了,是否需要上升至道德批判的層次?布朗卻深信挑食其實是不道德的,這可從個人責任與群體責任兩方面分析﹙Brown, 2007, p.196-203﹚。就個人而言,挑食封閉了自我認知新事物的可能,同時辜負了對自己的責任。此話何解?先就認知新事物一點而論,挑食無疑阻礙了我們享受更多不同的味覺經驗。以本人為例,過往我是頗抗拒魚生類的菜式,但多次嘗試後,才終於明白箇中獨特的美味。有趣的是,一旦開放胸懷,食物不單帶來感官的新經驗,更能啟發相關的新知識。食物是文化的載體,從食物我們可以認識該文化的種種。好像對魚生的探究,可以認識到日本魚類的品種﹙生物學﹚、產地﹙地理與經濟學﹚、以至日本料理師傅的職人精神﹙日本文化﹚等等。可見挑食所阻隔的經驗與知識,遠比很多人想像的豐富。進一步而言,挑食這種拒絕新事物的態度,是思想開放﹙open-mindedness﹚的敵人。思想開放是重要的道德價值,令我們不會劃地自限,嘗試接受新事物,從而較能夠易地而處,明白別人感受。布朗認為,我們對自己的責任之一,就是理應盡力發展、擴濶自己的眼界,成為更好的人,思想開放於此肯定佔一席位。在這意義下,挑食明顯不利於思想開放的培育,甚至背道而馳,因此是辜負對自己的責任的錯誤行為。再者,對他人而言,挑食往往是無禮之舉,足以傷害別人的感受、影響彼此關係。想像聚餐時挑食人仕帶來的點餐不便和爭執,又或兒子對母親的料理諸多挑剔,會如何影響母親的心情,便明白挑食對他人的影響。當然,這些傷害其實談不上嚴重,但傷害終究是傷害,而且人際關係的磨蝕,往往就是於細節上日積月累而成,不可不察。

         雖然挑食是個有趣的話題,但若要討論與食物相關的道德爭議,首先令人想起的大概是食肉與環境保護等典型的動物與生態倫理議題。哲學家京治﹙Roger J. K. King﹚曾提出新穎的結構來把各種食物的道德考慮串連起來,值得在此介紹。京治的想法一言以蔽之,就是「飲食創造關係」﹙eating creates relationship﹚。現代人類的各種活動,都不是個人所能成就。飲食這種人類每天的必要消費,從生產、運輸、銷售和烹調,都是群體合作的成果。換言之,飲食把個人與他人、與動物、與環境三者直接拉上關係。一旦涉及他者,行為便有所謂好壞對錯,亦即踏入廣義下倫理學的範圍﹙King, 2017, p.178﹚。

         先討論與他人的互動。追求異性的時候,共進晚餐往往被視為交往的重要一步。以最近香港的情況為例,受新冠病毒蔓延下的限聚措施影響,只有真正重要的人,才值得我們「以命相約」,一同用餐。其實細心一想,家庭的節日飯聚,企業的商務晚宴,國際元首的國宴,都是人類情感交流,工作與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可見進餐不僅僅是維持身體運作所需,其實也是人際交往最常見而重要的橋梁。是以食物的質素、進餐的時間地點,當中的禮儀,當然有好壞對錯之別。處理不當的話,輕則影響朋友關係,嚴重可致大國決裂。另一方面,動物當然也和食物脫不了關係。一直以來動物就是人類的主糧食,肉類儼然已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肉食更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設定。對肉類的大量需求,加之以資本主義的生產消費模式,結果就是現代密集農場的誕生。動物於密集農場的慘況相信不用我再多作描述。可以說,人類的飲食習慣,直接決定了動物的悲慘命運,我們是否需要因口舌之慾而如此折磨動物呢?這是個值得大家反思的道德議題。最後,食物亦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不論各種動植物,以至人類自身,到底都是大自然的產物,仰賴自然而存。我們生產與消費食物的方式,毫無疑問會直接影響地球生態。比方說,現代農業與畜牧業的過度開發,產生大量碳排放與污水等,便嚴重損害土地,水源與大氣質素。再者,科技發展而來的基因改造食物,對動植物生態的發展,也有未知的風險。這些舉措如果不謹慎考慮,惡果最終只會禍延自己,以至後世。

         以上只是食物哲學的冰山一角,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文末的書單繼續探索。無論如何,其實只要用心觀察,致力思考,一箪食,一瓢飲,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都是哲學思辯的材料。

﹙歡迎讀者電郵給予意見: [email protected]

 

參考資料:

  1. Brown, M. ﹙2007﹚. “Picky Eating is a Moral Failing”. In Fritz Allhoff and Dave Monroe ﹙Eds.﹚, Food & Philosophy-Eat, Think, and Be Merry ﹙pp. 192-207﹚. Blackwell Publishing.
  2. Kaplan, David. M. ﹙Ed.﹚. ﹙2012﹚. The philosophy of fo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King, Roger J. K. ﹙2007﹚. “Eating Well: Thinking Ethically About Food”. In Fritz Allhoff and Dave Monroe ﹙Eds.﹚, Food & Philosophy-Eat, Think, and Be Merry ﹙pp. 177-191﹚. Blackwell Publishing.

﹙原文刊於2020年10月4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