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中國科學家稱完成基因編輯嬰兒實驗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MK Kong  難度:★☆☆☆☆ 

 

  據報有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稱成功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使一對新生雙胞胎嬰兒能夠免疫於愛滋病,引起媒體廣泛報導。基本上,現在外界只從該名科學家的口中,得知實驗由 2017 下半年起開始,並有五人曾嘗試接受基因編輯過的胚胎移植。消息指連賀建奎所屬的大學也對此事全不知情,似乎實驗無經過常規的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有做「地下」實驗之嫌。研究的具體細節當然有待科學家公開與討論,但不少與研究相關的道德問題已浮現。

  深究之前,我們絕不宜一下子將事件轉變成「基因編輯技術應否應用於下一代」的討論(這話題我們稍後會再談)。然而,即使基因編輯技術道德上可以應用於下一代,這亦不表示賀建奎所進行的活體實驗就沒有問題。牛津應用倫理學家薩烏萊斯(Julian Savulescu)曾經大力支持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更認為相關的研究受道德責任驅使。但就這次的事件,薩烏萊斯受訪時卻表示「如屬實,這項實驗十分恐怖(monstrous)」。只要我們想一想這項實驗的細節,或許不難推測到背後有何反對理由。

  首先,最明顯的問題是,賀建奎似乎嘗試繞過或違反常規的活體實驗研究制度。這並非「反叛性格有錯」的問題,卻關係至未來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的前景。如果社會大眾或者政府對相關範疇的科學家失去信心,認為他們願意以違反守則的方式來換取研究成果,那麼未來的研究經費將更少,其他制度上的阻撓或會更加嚴峻。須知道,外國一直有人倡議禁止相關的研究。這種事例,無疑令保守社會更加懷疑科學家研究不負責任。

  另外,薩烏萊斯認為這項實驗在玩危險的「基因俄羅斯輪盤」,把嬰兒當成試驗品。一項活體研究應否進行,我們需要評估風險會否遠大於預期得來的利益。科學家其實已經知道基因編輯技術有巨大的風險,可以觸發其他不在控制的基因突變。想清楚,今次基因編輯的活體實驗受試者是誰?是那些未來會成長為人的胚胎。薩烏萊斯一直所提倡的基因編輯的實驗,乃基於學界可以利用一種特殊的胚胎(即 tripronuclear zygotes)來研究,而確保胚胎沒有發展成人的機會,以免傷害未來成人的受試體。而且,不要忘記,未出生的他/她根本無法同意或者拒絕承受風險與否!是次基因編輯實驗(如屬實)明顯超越現行的研究底線。在科學成熟得可以確保相關技術安全可靠之前,貿然將技術施行至任何一名預期會出生的胎兒,是極不明智、不負責任的做法。

  最後,賀建奎的實驗是否真的帶來很大好處亦成疑問。有人指該技術一早已經知道可行了。那麼,除了看看該技術會否對長遠地影響活生生的嬰兒之健康外,還有甚麼好處?預防胎兒感染愛滋病有很多其他可行與備受認可的方法,真的有必要把這種充滿未知的研究,實行於活生生的胎兒身上嗎?

  現在,我相信讀者明白,為何薩烏萊斯會批評此實驗把嬰兒當成試驗品了。

參見路透社英文報導關鍵評論網中文報導與 Savulescu, J., Pugh, J., Douglas, T., & Gyngell, C. (2015). The moral imperative to continue gene editing research on human embryos. Protein & cell, 6(7), 476-479.

 

相關文章:
廸廸仔、李吝嘉:《改良下一代的基因有錯嗎?—— 基因優生倫理學淺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