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學要讀哲學史?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分享文章︰

作者:MK Kong  難度:★★★☆☆   

 

  新手接觸英美哲學或者分析哲學,一般會從兩類書開始。第一類書是以問題入手的概論書,一般會以不同大類範疇的基本問題作個別單元探討,例如甚麼是知識、神是否存在、甚麼是正義等等的大問題。每一個單元皆會介紹不同的立場,鋪陳各個主要看法的論證與限制。這種介紹分析哲學的書類亦是我修大學一年級哲學概論課時所依賴的,而當時主要的參考書是 Simon Blackburn 的《Think: 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中譯《思考:哲學裡的星星、月亮、太陽》)。這類書的佼佼者通常都能夠清晰地整理哲學界的典型討論,示範如何有條理地評價各個重要的哲學論證,使讀者掌握哲學論理的技巧與範式。

  第二類書是分析哲學作家的散文結集,一般作者會將哲學的技巧、概念與理論應用到種種的生活關懷之上,並且較傾向於表達作者自己的觀點。這一類書的高下之分則在於能否好好平衡內容的吸引度、表達清晰度與哲學深度。香港學生最常接觸到的,過往主要是李天命先生的作品。

  當時剛進哲學系的我主要亦是透過以上兩類書去認識分析哲學。直至在研究院第二年我才開始讀分析哲學的哲學史。我現在覺得絕對值得將哲學史類別的書推薦給分析哲學的同學們,並特別推薦一本給本科學生。此書便是由 Stephen P. Schwartz 所寫的《分析哲學簡史》(目前只有英文:《A Brief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From Russell to Rawls》),而我想有一般英語水平的大學生也可以試讀一下,畢竟遇到不完全明白的概念亦可以 Google search 一番。

  在內容介紹之先,讓我先試論一下哲學史如何可以補充上述兩類書籍的不足,當然同時多以我的經驗佐之。

以大問題入手的好與壞

  對於一個概論課來說,以各種範疇的大問題入手的好處是能夠涉獵的範圍較多,有利學生發掘自己的志趣所在。例如一個喜歡倫理學的人於第一個學期只能夠讀到知識論與形上學,可能他很快便會覺得哲學不適合他,或甚要考慮申請轉學系了。另外,哲學訓練最重要的一環是寫作,一本好的概論書能夠清晰地鋪陳與評價各個主要看法的重要論證,其作用有如提供一篇寫作範文,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哲學寫作的精要所在──清晰地鋪陳與評價重要的論證。

  不過,當中壞處是,每一個單元通常很快便要結束,並以「留下問題待讀者自行思考」來收尾。讀者一旦不理解一般概論書旨在提供典範作用,便容易有走馬看花的感覺,甚至可能會覺得哲學只是帶人遊花園,每一個問題與解答都只是為了引出更多的問題與看法,然後沒完沒了地爭論下去,玩玩概念遊戲而已。

  如此,問題的關鍵是:理解那些哲學問題與不同解答為何是重要的?哲學史可以告訴我們,某一個哲學看法,回應了甚麼社會時代脈絡的問題、突破了甚麼既有理論的困難、改變了過往流行的甚麼看法與引發了甚麼新的思潮。簡而言之,哲學史可以說明某一個哲學觀點的時代意義。

  舉個例說,當物理與化學在二十世紀得到接二連三地突破性發展時,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想借鑒科學以嚴謹著稱的方法來發展自身。這時候,心理學、經濟學以至哲學都面對着一個共同問題:究竟甚麼才是科學的方法?如果連這個問題都解答不到的話,更別說要參考科學吧。

  二十年代流行至四、五十年代的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便是有份回答這個重要問題的流派,但時至今日還會自稱是邏輯實證論者的哲學家大概已經絕了種。當然其中的一些理論遺產,如一些重要的概念與區分,仍然有人加以維護與持守。哲學史上之中把此理論推倒的關鍵人物就是蒯因(Quine)。這段顛覆性的歷史對當初作為初學者的我而言是最震撼的, Schwartz 所寫的《分析哲學簡史》亦用了兩章來流暢地交代了邏輯實證論的興衰,我在這裡便不再多談了。而且,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發展是,當時被分析哲學視為空談玄理的形而上學今日已經在分析哲學界得以復興了!想知更多,請務必去看書。

  順帶一提的是,概論書的清晰寫作並非所有分析哲學文章的沿用風格。雖然教育上一般都會要求學生行文清晰易懂,而且分析哲學與傳統哲學不同之處亦多以清晰風格作標榜,但當到了我們直接閱讀大名分析哲學家,例如蒯因的原典之時,就會赫然發覺並不是這麼的一回事。我們立即會想問:「如果分析哲學標榜的是清晰風格的話,為何這些行文晦澀難懂的分析哲學家會如此大名?」現在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了:一個哲學家之所以舉足輕重,往往是因為其觀點的份量,而非其易讀的文筆。即使遇到一個壞文筆的大名哲學家,亦不必驚訝了,反而可以想「文筆如此差勁,卻如此大名,觀點肯定不得了吧」(笑)。

哲學散文的趣味與局限

  另一方面,閱讀哲學作者散文的好處是,能夠看看人家如何運用理論的知識來回應生活周遭的問題,看看知識如何回歸生活,生活的種種關懷又如何引導着知識的追求。有時只是閱讀一個高手對於個別問題的純熟整理,就能啟發一直被該問題困惑的讀者。不過,我認為閱讀這些散文的最大樂趣是感受着別人將學問融入世道的熱情,如 Karl Popper 的幾本哲學散文集尤其令我樂此不疲。

  不過,如果只讀此類書的話,久而久之對哲學的理解可能會過於狹隘。因為哲學作家通常只會關心一些他認為重要的問題,而且對問題的整理與解答往往局限於作家自己的見解之中。甚至一些作家會誤以為自己已經解決或消解了一個重大的哲學問題。 Popper 的散文亦難逃過這一個盲點。他一直以為自己就是幹掉邏輯實證論的致命元凶,但其實學界多數人都不會認同他這個說法。

  香港學生多接觸的李天命先生,其部分看法亦受流行一時的邏輯實證論所限。他的著作發展與整理當時的流行看法固然是功架十足,但若讀者只讀了其著作便認為分折哲學無非是「語理分析」的話,則多會難以理解當下的哲學發展。更有甚者或會認為所有自己看不懂的分析哲學文章皆是「學棍」的混帳所為,最終成為井底之蛙。

  要彌補資訊過於主觀的局限,哲學史是一個好好的補充。它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闡述思想的發展歷程,當中不同學派的興起與衰落都能夠較客觀地展示出來,如哪一個哲學家是那個學派的奠基者與代表人物,哪一篇文章或者觀點改變了哲學的發展方向等等問題,都了然於胸。讀者更可以選取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仔細研讀。誠然,一本好的哲學史可以讓我們跳出個別哲學家的觀點來縱觀全局。

  當然,哲學史亦受其作者的觀點所局限,甚至有時亦會採取一些錯誤或者有爭議的解釋,尤其是在解釋一些難讀的哲學家(例如維根斯坦)的時候。不過大家請放心, Schwartz 對各個哲學家的理解都比較「大路」,絕對適合作為一個好開始。

 

《A Brief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From Russell to Rawls》
作者:Stephen. P. Schwartz
出版社:Wiley-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