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upt The Youth

三松閣:世界正變得更好嗎?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Samson     難度:★☆☆☆☆

 

  我們每天打開報紙或電視,都充斥著各種人類惡行的消息,殺戮掠奪的新聞無日無之。但從另一角度看,現在也許亦算是人類歷史最繁榮發達的年代,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以及人類社會的穩定,亦是前所未見。到底世界是否正變得更好?人類文明是否在進步之中?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史提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其《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一書中,就認為人類文明正不斷朝更和平與進步的方向遘進。下文將以平克的論點為引子思考這個問題。

  要決定世界是否正變得更好,首先當然要回答:何謂更好?以什麼標準判斷?這顯然是個極難處理的爭論,但我想答案大致離不開物質與精神生活兩類指標。前者包括人類的壽命、人身安全、以至衣食住行等條件,甚之於社會是否更平等與和諧等等。精神生活則指我們是否變得比以往快樂、對生活是否滿足、能否找到人生意義等。簡言之,如果人類事實上朝此兩方面不斷發展的話,我們就有理由說世界正變得更好。

  正如開首所言,平克認為人類的歷史正於進步之中,原因在於人類社會愈來愈少暴力,愈來愈理性與善良。雖然人類有為惡的內在因素,但亦有為善的動機,再加之理性、知識跟科學等發展,世界無疑正變得更和平與平等。為了證明上述的論點並非空談,平克引用了大量的數據,從古代到現代歸納出數千年人類歷史中暴力減少,和平增加的六大趨勢,以下會簡述當中的重點﹙注意:平克的數據主要是以歐洲文明為對象﹚:

  第一波的轉變始於古代文明時期。人類由狩獵採集的部落結構,演變成農業城市與原始政府狀態的文明。這種聚居與社會形態的轉變,直接減少了部落間相互殺戮擄掠的行為,此為之人類和平進程的開端。

  在進入中世紀到二十世紀這五百年間,歐洲封建王國的出現與商業貿易的興起,促成中央集權管理形態的國家,社會因而變得穩定。歐洲的兇殺率在這段時間大幅下降,可說是文明進程的第二個重大進展。

  而在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理性和啟蒙時代的來臨,人類開始致力廢除以往法律允許的暴力。比方說奴隸制度、合法決鬥、酷刑逼供、私刑殺害等不文明的歷史污點,都是於此時期陸續被排除於人類文明之外,此時期無疑是人道主義革命的萌芽。

  第四大轉變發生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國之間開始明白戰爭的不智,彼此盡力以戰爭以外的手段解決問題,國際和平的年代開始出現。

  隨著國際戰爭的消減,自冷戰時期開始,規模較小的戰事,例如內戰、族群屠殺、各類組織的武裝衝突明顯有下跌的跡象,新的和平似乎進一步來臨。

  最後一項轉變始自 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發表後,社群或個體間的侵犯罪行亦持續下跌。背後的原因在於人權概念的逢勃發展。觀察歷史,人類關心的對象正開始逐步擴大、世界愈趨平等。由以往貴族白人男性為中心,我們變得更關心少數族裔、女性、兒童、動物等的權利,甚至於環境的保護。這種和平的趨勢平克稱之為權利革命。

  平克的想法初步聽來不無道理,從長遠而宏觀的角度審核歷史的發展,人類看來的確是朝更和平與平等的方向前進。不過我們也不宜太快定論,以下分別從個人、社會與地球全體三種角度,思考一下平克的論點,看看有沒有可議之處。

  先從個人層面而言,人類的生活真的變得愈來愈好嗎?誠然人類的基本生活條件與人身安全都比以往更有保障,但有云生存不等於生活,如果活著受苦,也不見得比死去來得要好。於此我想到人類學家哈拉瑞在其《人類大歷史》一書中的一個有趣的想法。他認為古代農業革命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因為並不是人類馴化了農作物,而是農作物馴化與奴役了人類。此話何解呢?哈拉瑞說,農業革命雖然養活了更多人,同時亦如平克所言,農耕定居的生活,間接減少了部落間相互殺戮擄掠的行為。但人類也開始從較自由,工時較短的生活,演變成每天長時間為農作物工作的刻苦狀態,最終更是一場不確定收成的賭博。因此農業革命的本質﹙至少從現代機械農業出現之前﹚,只不過是讓更多的人以更安全但糟糕的狀態活下去而已。當然,我們現在已經遠離那個時代,但即使以現代大部份都市人為例,我們的生活模式似乎仍舊沒太大改善。一般人每天就是被工作奴役,工時甚至比古代農民還要長,更要面對現代職場特有的制度與人事壓力,相比於農民,分別只是我們的奴隸主由農作物轉為資本家而已。

  現代社會結構複雜,洐生的問題也是以往無法比擬的。例如社會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與人的隔膜愈來愈深等等,不能盡錄。由此社會上很多人即使物質條件不錯,卻仍然感到人生沒有意義,甚至生無可戀。這在以往宗教或社區連結較強勢,生命有所寄託的年代,是難以想像的。另一方面,平克相信理性、知識跟科學會推動人類進步,但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反其道而行的潮流,什麼逆向歧視論、仇女文化、順勢療法和反疫苗運動,在在顯示人類理性以外反人權反知識一面,情況其實不如平克所想的美好。

  如果將眼光擴闊,觀察人類對動物與環境的暴行,我肯定大家會對平克的暴力減少論有所保留。關於動物,可以舉出兩個重要數據:一、每年有超過百億隻動物被宰殺供人類食用;二、自1970年至今短短四十多年間,陸生、淡水與海洋生物總數量分別減少了 38、81 與 36%!這不正是人類暴力的最有力證據嗎?至於環境方面,溫室效應、熱帶雨林與海洋的破壞,行將到達不可挽回的臨界點。即使你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忠實支持者,認為動植物沒有價值也罷,但不少科學家已再三指出,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污染程度,對人類的生存有莫大的影響。以現行趨勢,地球環境快將變得極為惡劣,不再適合居住。如此看來,人類正步向的未必是更好的將來,而只是自滅的結局。

  最後讓我借用哈拉瑞的說法作結:物種的繁榮不代表個體的幸福。縱然人類數目上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繁盛,能力也變得空前強大,但我們的生活是否真的比以往要好?人類發展的方向又是否正確?答案似乎仍是好壞參半,吉凶難料。

 

延伸閱讀: 史蒂芬‧平克著,顏涵銳徐立妍譯,《人性中的良善天使: 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台北: 遠流出版社,2016年。

原文刊於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明報》)

封面底圖︰whatsonstage.com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