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upt The Youth

哲學試咪的幕後真相:《哲學有偈傾》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劉保禧  

  在公共媒體策劃哲學電視節目,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2016年10月,香港電台邀請了我,負責策劃一個以「哲學」為主題的清談節目,自此上述問題一直縈繞腦海。

  加拿大學者 Marshall McLuhan 說過: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理解這門學問,往往離不開典籍文獻,電視在意的卻是聲音畫面有無問題。電視的廣播界定了節目的性質:電視不是課室,觀眾也非學生,將課堂的一套直接搬上螢光幕恐怕錯誤理解「電視」的特質。

  我們團隊相信,如果哲學對觀眾有作用,作用肯定不是幫助觀眾閱讀專業的學術期刊,而是幫助觀眾理解這個世界。舉凡人生中的大哉問(例如「死亡」、「命運」)、社會政治議題(例如「小眾」、「性別」)、藝術品鑒(例如「酒」、「電影」),莫不是哲學思考的對象,節目皆有所論。從一開始,我們的方向就很明確,重點是討論哲學問題,而不是討論哲學家,尤其不想浪費時間討論哲學家的八卦趣聞。

  可是問題來了。在公共媒體討論哲學問題,多少有點陳義過高,如何兼顧公共與學術兩個層面,做到雅俗共賞,正是我們團隊面對的一大難題。

  最後,我們懷著強烈的冒險精神,決定來一場實驗。節目取名《哲學有偈傾》,顧名思義,主題是哲學,傾的可以是閒偈,也可以是意味深長的偈。傾偈方式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為榜樣,我們效法他追問城邦上下的名人政客、專家學者,到底他們所熟悉的課題,是何意思?有何理據?於是,節目形式大定,每集計劃邀請一位名人,一位學者,圍繞一個課題討論,希望做到真正的「有偈傾」。名人有社會不同階層的多元觀點,學者有專業的學術訓練,一旦互相碰撞,或是激辯,或是互補,節目肯定火花四濺!

  一切想像都是美好的,實驗的開端卻是一場災難。我們幾位主持起初對於理念以外的事情始料未及,原來錄影廠的冷氣太凍,燈光太亮,不免令人情緒緊張。每節時間要求嚴格控制至一秒不差,後期沒有剪接只會配上字幕,這些外緣因素都足以左右討論質素。例如第一集談論「死亡」,嘉賓是獨立記者陳曉蕾與中大退休講師陶國璋,論牌面,兩位都是死亡議題上獨當一面的人物,質素有保證。但我們尚未懂得拿捏討論的節奏與分寸,與嘉賓熱身不足就已開鏡,加上人多口雜,結果討論顯得鬆散、浮淺,批評聲音亦不絕於耳。至今我仍耿耿於懷,竟然浪費兩位上好的嘉賓,也浪費了一次大好的話題。

  痛定思痛,我們檢討收集回來的意見,認為很多批評都有道理,於是逐漸修正節目形式與廣播技巧。每集出場人物以四人為限。如果有我出場,則我主責界定課題,概括觀點,穩住節奏;我在節目上的最佳拍檔郭柏年,則負責旁敲側擊,尖銳提問,直刺核心。如此分工,起初模模糊糊,到略具雛形,大概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當節目漸上軌道,觀眾的焦點開始落在嘉賓之上。我們邀請過幾位備受爭議的人物做嘉賓,包括「國師」陳雲、「道長」梁文道、「堂主」盧斯達,背後牽涉的正是這些年來本土與左翼之間的爭議。事實上,幾位人物談論時政的文章流傳甚廣,若再上節目重申立場,有點多餘,亦有違節目初衷。哲學有趣之處在於牽涉人的價值信念,於是我們度身訂做,為嘉賓設計關乎其核心價值信念的講題,讓陳雲談「中國文化」梁文道說「左翼理想」盧斯達論「女性主義」。主持亦事先準備問題質詢,甚或邀請另一學者嘉賓補充學術觀點。就我所見,以上三位嘉賓在節目討論的過程都很愉快,畢竟主持都熟讀了嘉賓的文章,鏡頭一轉,對話展開,行雲流水,自然而然,不覺錄影時間已盡。

  相關集數,事後迴響不少。有些朋友擊節讚賞,也有些朋友相當不滿,認為某些嘉賓的學養與道德根本沒有資格在節目上坐而論道。身為節目主持,我關注的是讚賞與不滿背後的理念問題:到底一個以哲學為主題的公共廣播節目,如何拿捏專業與公共的分寸呢?這是文藝工作者永恆面對的難題,也沒有劃一的標準答案。但我想著,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學術會議,香港民間日常大小事情卻鮮見哲學人的身影。《哲學有偈傾》恰好充當平台,讓學者與名人來個思想對碰,到底是學者鑽牛角尖?抑或是名人誇誇其談?一上節目,自有分曉。這個平台讓嘉賓的立場可以充分地表現出來,能言善辯者發光發亮,理據不足者自暴其短。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我想,意思不過就是這樣。

  既然我們重視與嘉賓的互動,節目就注定了是一次實驗,一場冒險。主持嘉賓之間的碰撞,有時拼出了爆漿瀨尿牛丸,有時卻是紅豆軍艦壽司。無論事前如何沙盤推演,總不能準確預測最終效果。早前讀到馬傑偉的專欄,他說《哲學有偈傾》質素比較參差。馬的判斷,我坦然接受,但亦無悔堅持至今的運作方式。節目既然重視對話,也就要同時承擔話不投機的風險。我始終相信,與其困守自己的小圈子談論蘇格拉底,不如學習他的公共精神,走入群眾與之對話。成敗得失難料,我們有的,只是這股拼出新天地的蠻勁。

  螢幕背後,《哲學有偈傾》的工作量等同全職。無論是邀請嘉賓、資料搜集、上鏡主持,都由我們團隊一手包辦。其中邀請嘉賓最為吃力,拒絕上鏡者大概是出鏡嘉賓的四倍。我有正職在身,每當錄影時間迫在眉睫,而人腳還未定案,我的壓力都會暴增。慶幸節目監製羅志華、陳彩霞背後一直鼎力支持,「好青年荼毒室」團隊又互相照應,才捱過一關又一關。

  人生路漫漫,哲學路遙遙,在人生道上遇到一次策劃哲學電視節目的機會,的確難能可貴。希望《哲學有偈傾》,能為香港這個地方帶來一點理性的清明。後會有期。

 

原文載於《明報》世紀版(2017年9月5日),原題:哲學試咪 後會有期:《哲學有偈傾》。

《哲學有偈傾》各集重溫(有字幕)︰https://goo.gl/m43dvW
節目意見收集︰https://goo.gl/forms/45Tg5L46ZbyNobI32

劉保禧

「研讀哲學出身,教授人文經典。喜歡思考,希望世界可以更有趣一點。」

More Posts

作者: 劉保禧

「研讀哲學出身,教授人文經典。喜歡思考,希望世界可以更有趣一點。」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