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如何看待吾之老?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白水  難度:★★☆☆☆

 

說一點個人經歷

   村上春樹在他的小說《舞舞舞》曾經說過:「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的。」起初我不明白這句違反常識的說話,後來,在一瞬間變老之後就看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我在朋友圈子裡都是幾乎最年青的一個,朋友動輒都大我好幾年,所以我常常自覺年青。但作為九十後的我有一天發現以往伴我成長、主打少女情懷的Twins已經三十多歲,而唱《少女的祈禱》的楊千嬅也已為人母,電視機的人兒每個都比自己年輕,還有我都不認識,我就知自己老了。然後回到熟悉的大學,跟我同年紀的朋友一個一個離開,現在就剩下我跟師弟妹、學生一起走,原來我已經由以往的新生成了別人口中的「老鬼」。據說現在的大學生更是00後,我才發覺轉眼間已經好些年頭。

  當然事實上我們是慢慢長大,一天一天變老的,但從個人主觀的角度而言,我們卻是忽然之間才發現這個事實,所以村上春樹說人一瞬間變老,不是客觀言之,而是從個人的主觀感受道來。

  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還是是一個客觀的階段,這都不是我想討論的。我想探討的是變老的過程,而「變」是每一個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體驗,無論是嬰兒還是垂死的人都無所逃循。這過程是可怕的,又不一定是可怕的

變老是可怕的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王家衛,《重慶森林》

  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可是只會美好在於當下,而美好終將逝去,年紀漸大,青春的美會逝去,初戀的好又會消失,所以變老很可怕。

  如果說變老可怕,是因為我們每一天經歷的美好事情,會隨住變老一點一滴流逝被時間沖洗掉,這一來沒有扣緊「老」字來談論,不過在說時間流逝的問題,二來時間亦不只是把美好的事物抹掉,同時也把生活中不如意的沖淡,又何來可怕之有?就算這果真是變老帶來的問題,我們最多也只能說變老是好壞參半,好的壞的通通都隨年紀增長而給時間帶走。如果你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過得慘痛,那變老或許是你最好的解藥,可以沖淡你種種傷痛。

  變老的可怕,不在於沖走沖淡每樣事物,而在於衰老本身。如果壯年是好的,那老就是壞的。每樣事物皆有其功能,梳化坐人,水壺盛水,亞里士多德就認為只有發揮了自己的功能才可以稱之為「好」。如果一個梳化不能再坐人,那又怎可以稱得上為一張好的梳化?一個水壺、一件衣服也一樣,不能再使用又算麼算好?只有好好地發揮了自己的功能才是好東西,這道理亦適用於我們的身體。身體的功能自然在於活動,而身體是由很多器官組成的,整體不離開於部分,身體一部分的損壞,也影響到整個身體的運作,箇中當然也有程度之分。年老的壞處正在於它標示了我們身體各處的功能日漸衰壞:年紀愈大,身體就會愈差,所以年老就是我們(在正常情況下)由可以好好發揮身體功能到身體不聽喚的過程,亦即是由身體「好」變到「壞」之歷程。

  常說再鋒利的刀都有生鏽的一天。昔日球場上的黃金右腳,會因為年老而變成肉腳,最聰明的腦袋也不過維持七八十年,老到有一天也會跟嬰兒又或者樓下的小貓小狗差不多智商。如果美貌也算得上一種身體的好,那再美的美人,只要變成老的美人也不會再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好,正午的陽光也很好,只是通通都被黃昏帶走。若然壯年的人生就像陽光正盛,那年老就把壯年的一切都送走,所以年老令人懼怕。[1]

變老不一定可怕

  如果說身體變差就反映了變老的可怕,那首先要檢視「差」是怎樣的概念。變老顯現出來的差,在於身體由盛極變到運作有問題,而這是一個相對概念,正因有壯年做對比,所以才看出年老的不好。我們大可以想像每個人如果一開始誕下已經蒼老,剛出生幾乎就要離去,那年老就是我們本來「正常」的狀態,身體不聽喚才是標準的運作,年老在這情況亦說不上差。

  這樣的好壞對照反映了我們的預設:我們是以壯年為標準,再來衡量其他年齡階段的好壞,愈接近壯年身體狀況的就愈好,反之就愈壞。如此標準不一定有問題,畢竟我們有理由說壯年功能發揮得最佳的時候才是身體最好的時侯,相反才是最差。有問題的只是:如果我們以壯年為標準,那理應不只是年老是壞的,嬰兒時期也應該是壞的,然而一般我們不會這樣的想。

  首先,從活動方面而言,嬰兒莫講走路,連正常站立也做不了。而且大腦亦未完全發展,智力甚至比不上猩猩。嬰兒語言能力亦需要慢慢建立,初初只能夠發出叫喊。所以若果年老是壞的,年老的人最多就好像一個年老的嬰兒,因為長者跟嬰兒其實在活動能力、智力和語言能力各方面都很相似,所以才會說人生的發展是個循環,由零到一再慢慢回到最初。

  可是,我們卻鮮認為這樣的嬰兒時期的身體狀況不好,反而嬰兒時期亦是人生其中一個美好階段。這正正反映出我們自相矛盾。就算我們以未來潛能來介定嬰兒時期的身體狀況為好,正因為它有機會邁向壯年,而老年卻已經失去這個機會,所以嬰兒時期是好的人生階段,但這樣亦早已經介定了壯年才是身體發揮得最好的階段。正因嬰兒時期不是壯年,反而是有機會走向壯年,所以才稱得上好,而嚴格而言,至少從身體功能上講,嬰兒時期說不上是好的,它只是有機會向好,而這種好只是一種潛能上的好。

  所以變老不一定是壞的,如果我們以壯年為標準,是人生的高峰,那年少時變老就是在變好,走向身體發揮得最佳的時侯。只有在經歷完人生高峰的變老才是壞的,因為我們的身體在走下坡。人生就是這麼的一個循環,由壞到好,再由好變回壞。

變老作為故事發展

  有時我們不是從身體發揮的好壞來談論變老的可怕,反而從一個說故事的角度來理解。我們把人生當成是故事一樣,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在年青到中年的階段。年幼時因為年紀太少,晚年因為年紀太老,都不是說故事的適合時機,所以變老的壞處在於由小時侯走向最美麗的時光,然後再一點一點地離開了故事最精彩的階段。這就說明了為甚麼童話故事大多都只發展到王子公主結婚階段,然後就會以他們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作結,但甚少有講述他們一起白頭到老——對於創作者來說,變老很難真的可以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只有年青方可。

  把人生當成故事來看,而年老的故事就被認為不是故事,至少不可能是精彩的故事——這只是創作者和觀眾,亦即是有可能成為其中一方的我們眼光太過狹窄。人有不同的階段,為甚麼不能各自有精彩的故事?精彩不精彩不在於故事本身,而在於作者。如果我們常把年青到中年看成最美好的時光,老年就只剩下年華逝去的感嘆和退休之後的不知所措,那變老當然可悲。但是,若然我們把人生每一個階段都視為不同劇情的延續,變老亦可以很快樂。年青是一個階段,中年又是另一個階段,而老年亦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變老這過程就是由一個階段走向另一個段段,各有各精彩。

  我認為電影《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和《Before Midnight》三部曲很好看,其一是很難得有一部電影可以單靠演員對話來帶領整部劇情發展,對話日常但又帶能出男女各自之間的心理描述,其二正在於三套電影作為延續,橫跨了十八年,交代了不同年齡階段男女各自要面對的問題和心路歷程,三部曲各自有精彩之處。所以變老不一定可怕——忽略了年老時的故事,那才是最可怕。

 

[1] 壯年通常可以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不同年紀的階段,例如年青、壯年、老年,壯年就是其中一個階段;另一個意思就是指身體最強壯的年紀,視乎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各異,有些人可以是年青時最強壯,有些人可能則晚一點。本文所用的壯年是後面的意思。

 

﹙原文刊於《號外》一八年一月號﹚

白水

白木浮流水,白字做個水。見人不如見文,見文不如不見。 →→支持我們←←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