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啊!?淺說「諾布效應」(The Knobe Effect)

誠邀您加入我們的Patreon計劃,成為會員後登入網站即享免廣告及專屬內容![可按此]

Spread the love

作者:豬文  難度:★★☆☆☆

 

想像一下這個情境:

你加入了白水新開的一間公司。有天開會,你跟白水建議:「我想到一個新計劃,肯定會賺到很多錢。但這個計劃也會破壞生態環境。你覺得怎麼樣?」白水回答:「當然要啊!我才不管什麼破壞生態環境。我只想有多少賺多少。我們來推行這個計劃吧!」結果,一如預期,白水賺了錢,而環境也受到破壞。

問題:破壞環境是白水有意(intentionally)造成的嗎?

 

5…

4…

3…

2…

1…

 

  室友們的答案是什麼呢?我自己的直覺是「是」,即環境受破壞是白水有意造成的。按哲學家 Joshua Knobe 的實際調查,有 82% 的受訪者也認為是有意。

再想像一下另一個情境:

你加入了白水新開的一間公司。有天開會,你跟白水建議:「我想到一個新計劃,肯定會賺到很多錢。而且這個計劃也會改善生態環境。你覺得怎麼樣?」白水回答:「當然要啊!我才不管什麼改善生態環境。我只想有多少賺多少。我們來推行這個計劃吧!」結果,一如預期,白水賺了錢,而環境也改善了。

問題又來了:改善環境是白水有意(intentionally)造就的嗎?

 

5…

4…

3…

2…

1…

 

  我傾向覺得是「否」:改善環境不是白水有意造就的。按 Knobe 的調查,有 77% 的受訪者認為環境得到改善不是白水有意造成的。室友可以留言告訴我,你們對這兩條問題的直覺答案!

  以上便是著名的「諾布效應」(The Knobe Effect)。為甚麼我們的直覺會認為第一個情境裡的白水有意,但第二個情境卻不是呢?這個直覺上的「不對稱」(asymmetry)就是「諾布效應」。

  在兩個情境裡,無論「破壞環境」或是「改善環境」都只是一種副作用。兩個計劃都沒有把「環境」當成工具去賺錢,白水要賺錢,並不依賴破壞環境或改善環境。只是剛好,情境一的計劃會破壞環境,情境二卻會改善環境。

  更重要的是,「破壞環境」或是「改善環境」雖然都是白水所能預期,但也不是白水所追求。情境一的白水雖然預期了「破壞環境」,但沒有欲求「破壞環境」。同樣,情境二的白水預期了「改善環境」,但也沒有欲求「改善環境」。從頭到尾,白水根本都不關心環境受破壞或受改善,他只關心賺錢。

  換言之,兩個情境裡的白水根本沒有差別:他的思考過程、追求的價值、意圖等等都完全一樣。那問題就是:為什麼他有意「破壞環境」,但無意「改善環境」呢?為什麼在白水沒有任何「內在」變化的情形下,一者有意一者卻無意呢?

  自這個如此有趣的思想實驗面世以後,哲學家跟心理學家提出過很多很多不同的解釋,也有人做了一些類似的實驗,舉出了很多很多不同的版本。稍一接觸過分析哲學的室友,應該能想像到這些不同版本跟解釋會有多繁複(Trolley Problem 有軌電車實驗啊…….)所以這些後續討論,我就不多介紹了。我在這裡只簡單講講 Knobe 自己的解釋,讓大家思考思考。

  承上所說,兩個情境中的白水,其實沒有任何分別。兩個情境只有一個明顯的分別:「破壞」與「改善」,即當中的副作用不一樣:一個是「破壞環境」,一個是「改善環境」。也就是說,一個副作用是壞的,而另一個反而是好的。Knobe 的解釋很直接:副作用價值上的好壞,會影響到結果是有意或是無意(或者比較保守地說,會影響到人如何判斷結果是有意還是無意)。因為第一個計劃帶來的副作用是壞的,所以白水有意使環境受破壞;因為第二個計劃帶來的副作用是好的,所以白水無意令環境得以改善。(必須注意,Knobe 不是說凡是好的副作用,就是無意造成,或凡是壞的副作用,就是有意造成。Knobe 最想指出的是有意或無意跟好壞有關聯。)

  這個解釋看似普通,但意涵深遠,而其中一個意義便與如何解釋道德相關。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一個行為有道德的面向,例如好與壞,正確與錯誤。也會有非道德的面向,例如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背後的動機、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會認為行動的道德面向,應該是建基於非道德的面向。也就是說,一般我們會用行動的非道德性質,去解釋它的道德性質,例如:我們會說,你踩到我的腳這個行為是壞的(道德面向),因為你故意如此(非道德面向)。又或者,你踩到我的腳這個行為不是壞的(道德面向),因為你是無心的(非道德面向)。

  也就是說,我們的解釋方向,往往都是從以非道德的解釋道德的。可是,如果 Knobe 理解「諾布效應」是正確的話,那關於行為的解釋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單向:行為的道德性質不是永遠以非道德性質解釋。在 Knobe effect 的情境裡,解釋的方向反而是反來的:「破壞環境」是有意的行為(非道德性質),是因為它是不好的(道德性質)。一個行為是不是有意(它的非道德性質),居然會隨着它是好是壞(它的道德性質)而改變!

  當然,很多人批評過 Knobe 的理解。但無論如何,「諾布效應」也是一個十分有趣而有待解釋的現象。進一步認識這個現象,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加深了解行動哲學裡的一大重要問題:究竟,甚麼才是有意的行為呢?

 

參考資料:

Knobe, J. (2003a). Intentional action and side-effects in ordinary language. Analysis, 63, 190—194.

Knobe, J. (2003b). Intentional action in folk psycholog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6, 309-323

 

注:文中白水的例子改自 Knobe 的例子。

封面底圖︰《BBC – Blue Panet II》節目畫面